第二百三十七章 胸有成竹北静王 (第1/3页)

加入书签

“这是在变相的警告我们,他想什么时候动手就什么时候动手,想什么时候放开就什么时候放开。”

水溶轻叹一声,又道:

“我们招惹了一个不该招惹的人。”

一众勋贵闻言,都有些沉默。

半晌,有人恼怒的道:

“真不知道东海的那条黑龙为什么这么听他的?”

“一群海寇出身,能有什么见识?”

水溶接连叹气,又道:

“是他给东海郡指了一条明路啊!”

那人闻言也有些泄气,小声道:

“这群土鳖倒是知恩图报,可我们就倒霉了!”

没想到,这话立刻引起众人共鸣。

“是啊!被他卡住脖子,以后见他都抬不起头来。”

“可我们也不能出手啊!”

“对啊!他冯渊不好惹,可四位阁老又有哪个好惹?”

这话说到了点子上。

内阁,并非大魏祖制。

至少在太祖时并没有这个机构。

太祖时有保龄侯史公担任尚书令,总揽天下之政。

至后期,史公退隐。

太祖却并未再置尚书令。

中书省的主官,紫薇舍人薛公也在同一时期病逝。

太祖不仅不再设尚书令,还下令废除了中书省。

从此,六部只能直接对接皇帝。

天下政令皆由上出!

不过太祖皇帝一时忙不过来,于是又在同年置四辅官。

这四人掌献替可否,奉陈规诲,点检题奏,票拟批答,以平允庶政。

说白了,就是顾问。

他们要先看一遍奏折,并在上面写上施政建议。

随后,此四人分别被封为:

文渊阁学士、东阁学士,华盖殿学士、武英殿学士。

以这四位学士作为辅官,就是内阁的雏形。

到了天泰帝时期,也沿用了这一形式。

并在此基础上,定下以文渊阁为办公地点。

同时也形成了以文渊阁学士为主,东阁学士次之的机制。

至此,大魏的内阁就初步成了定例。

到了景顺帝登极之时,内阁依旧是由四人组成。

选的都是与他亲近,又声望隆重之人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盘点历史: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穿越古代和离妇,她把娘家兴旺了 武夫李青舟,要问剑仙李太白 红楼生存录 综武:王语嫣拒婚,强娶李青萝 南明义军 青龙英雄转 无敌赘婿: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我爹是奸臣 九清 最强斥候 闯王围城,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最强暴君开局召唤张三丰 反派魔尊的工具人素养 穿越综武:我不是渣男 重生大明:这位子就该我来坐! 吃货女配的低调修仙路 大唐:人民帝国 少爷真厉害